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科技 汽车科技
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_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zmhk 2024-06-18 人已围观
简介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_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信息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
现在,请允许我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的相关信息,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关于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1.福迪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2.又一家中国车企退场,主销10万级SUV,或许你也见过
3.福田和福迪是一家吗?
4.代工非长久之计? 小鹏收购福迪汽车获生产资质
5.不用"借鸡下蛋"了!小鹏汽车收购了广东福迪
福迪汽车属于什么品牌?
福迪汽车品牌是属于中国自主的汽车品牌公司是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福迪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汽车品牌主要生产SUV和皮卡车。以下是福迪汽车品牌的相关内容介绍:1、公司的产品以整车和车身、零配件为主产品结构多样化。整车产品主要有福迪雄狮、小超人系列皮卡车和福迪探索者II、探索者III系列SUV商务车、飞越系列SRV车。2、公司与外商的合作方式灵活除了整车出口外还可以协助客户组建汽车生产线以车身零部件CKD方式出口。
又一家中国车企退场,主销10万级SUV,或许你也见过
自我国进入车市寒冬以来很多车企的节奏就被打乱了,有一些企业勉勉强强还能够站得住脚,但有一些企业却彻底落得了被收购的地步,大家都在这样的紧张态势下拼命生存。而最近又有一个自主车企不堪重负,仅以1600万元的价格就把自己卖了出去,这在汽车圈中可谓是一件奇闻,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纳闷,即便是要出售也不能价格如此之低啊,到底是谁这么想得开呢?
或许在提到广东福迪汽车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家都会感到非常陌生,成立于1988年的福迪拥有一条非常完整的生产线,无论是SUV还是皮卡的制造或是零部件的打造都非常有经验。但是它旗下的车型却寥寥无几,目前在售的只剩雄狮F16、雄狮F22和揽福这三款车型。这个默默无闻的车企在车上寒冬和疫情的双重夹击之下不得已选择将自己卖出去,收购它的居然是近些年刚刚兴起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
看到这里很多人的脑子里就更加乱了,因为小鹏汽车近些年来虽然发展势头较猛,但是其市场和利润空间却都不是特别大,而且还一直仰赖着海马的代工厂生产整车。当我们认为它的前路会更加艰难的时候它却作出了进一步的发展规划,以1600万的价格收购了广东福迪来作为自己的生产线。
这一次小鹏汽车也算是捡了一个漏,即便是在不景气的整车生产线也不至于跌落到这样的价钱。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当年为马收购大连黄海汽车花费11.8亿,而联想收购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花费6.5亿,相比这些同行来说小鹏就像没花钱一样。
很多专业人士也借此揣测,在这一次的收购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不开心的一个或许就是海马了,因为此前小鹏一直依靠海马的生产线,让海马也从中赚了一笔,在这样的合作关系当中两个车企互相支撑。但是如今小鹏猛然都有了自己的生产线,海马是否会抛弃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目前小鹏和海马的关系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小鹏在刚刚收购了一条生产线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而此前它们之间也有这样一个约定,小鹏G3将永远在海马生产。拥有自己独立的生产线对于小鹏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毕竟这才能真正的证明它是一个拥有造车实力的企业,而对于海马来说或许就要面临一部分的闪失了。不知道大家对此是怎样看待与评价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福田和福迪是一家吗?
近日,网上曝出小鹏汽车低调收购广东福迪汽车的新闻,而在相关网站查询后也证实了这一消息,福迪汽车股东方已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原董事长、法人叶青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来源:天眼查
其实,近年来不乏造车新势力收购三四线传统自主车企的事情发生,如理想收购力帆、威马收购黄海、拜腾收购华利、博郡收购夏利等。虽然收购事件本身和作为收购方的造车新势力受到的关注度颇高,但作为被收购方的某些三四线车企知名度却较低,那么国内的很多三四线车企到底什么来头?它们对新势力来说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爆发让一系列自主汽车品牌涌现。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自主品牌都能在市场经济的残酷规律下最终活下来,这里我就选两类典型案例说说。
一类是偏安一隅,缺乏技术和新车研发实力,主要做单一产品或代工产品的小厂:
福迪探索者6(已停售)
例如开头提到的福迪汽车,它成立于1988年,主要生产10万内的低端皮卡和硬派SUV,并为国内其它自主车企提供零部件。代表产品为雄狮系列皮卡与在皮卡底盘上打造的探索者系列SUV,但销量一直不温不火,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三四线城市和农村。
福迪雄狮F22?指导价:7.78-15.18万
由于本身体量就偏小,加上偏安一隅,又缺乏核心技术和新车研发能力,无法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只能继续生产老旧的皮卡底盘产品,销量日渐萎靡,愈发边缘化,被市场淘汰实属必然。而被小鹏收购,对福迪来说也算是甚好的结局了,至少没有破产清算或赔到一分钱不剩。
另一类是赚到第一桶金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进而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厂:
例如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汽夏利,靠引进日本大发和丰田的技术生产轿车,曾是国内入门小型轿车领域的老大,家喻户晓,跑遍我国大江南北,也曾是中国路面最常见的车型之一。
夏利N5(已停售)
不过,夏利却故步自封,没有将从市场赚到的资金投入到可供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技术研发中去。进入21世纪还继续生产既有旧车型或是丰田淘汰的老车,既没看到国内消费趋势推出SUV,又没有产品力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轿车,加上产品线单一,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曾经的自主老大哥,被收购也是咎由自取。
而对那些尚未被收购或尚未倒下的三四线自主车企来说,碰上如今车市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渐饱和,增速日渐放缓的情况,处境也不容乐观,这里我也分类说明。
一类是靠着合资公司奶,而本身自主品牌处境堪忧的车企:
中华骏捷(已停售)
典型案例就是华晨中华汽车。在2005-2010年左右,华晨汽车可谓关注度最高的自主车企之一,靠着尊驰和骏捷两款在同级中产品力还算不错的热销车,曾一度跻身一线自主车企的地位,甚至还推出过酷宝轿跑和骏捷旅行车这样在当年理念大胆前卫的产品,车型还远销欧洲。
中华酷宝(已停售)
不过,或许是合资公司华晨宝马带来的高利润就足以养活自身,华晨在与宝马合资后就逐渐丧失了继续向上发展的动力,有看点的新车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宝马引擎等为噱头,但实际产品力并不突出的车型,并逐渐被长城、比亚迪等后发车企超越,沦为如今的三线自主。
中华V7?指导价:10.87-15.99万
而如今,国家政策已经放开了合资车企的股比限制,宝马依靠更强的实力和更大的贡献度,得以大幅增持华晨宝马的股份,而基本没有贡献的华晨,在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和分到的利润只会大幅缩水。潮水褪去后,将会看到谁在裸泳。不是我悲观,华晨即使现在醒悟也太迟了,如此大环境,翻身的机会很小。
还有一类是只能依靠山寨红利割韭菜的车企:
众泰SR9(已停售)
典型案例有我们很熟悉的众泰、君马,以及看名字就很玄学的川汽野马等三四线品牌。
君马MEET?3?指导价:7.99-11.89万
这类车企与开头提到的福迪很相似,通常体量有限,但它们又比福迪聪明,能通过山寨外国品牌著名车型的外观内饰设计来割一波韭菜和市场红利,因此销量和知名度还是要比福迪高得多。
野马斯派卡?指导价:5.98-7.58万
可是,这些企业又犯了和夏利一样的错误,赚到第一桶金后却不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若说夏利生产老车不回头,它们就是山寨一条路走到底不回头,其它方面几乎没啥卖点,质量可靠性也不咋滴,等到消费者对山寨车厌倦了,它们也就自然失去了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某种方式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这些三四线车企处境这么艰难,那一票造车新势力为何还乐此不疲进行收购呢?
首先,这些三四线车企相比新势力而言成立早、规模大,就算混得再差,也有既有的厂房和配套生产设施。而新势力多处于轻资产状态,除少数如小鹏拥有自建厂房外,其余多数没有自己的厂房,需要找别的传统汽车企业代工生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还会受代工方掣肘。而收购三四线车企后,生产线改建的成本比新建工厂低得多,而且能自由支配产能,不再寄人篱下。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这些被收购的传统三四线车企拥有造车资质,而新势力想靠自身获得造车资质是很难的,而收购一个有造车资质的车企就是最简单、快速且成本最低的方式。有了“准生证”,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真正的造车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流用于企业后续发展。
提到资金流,就得说下这个事儿。新势力多数都还处于亏损期,比起每年上百亿人民币的亏损,这点付出几亿人民币甚至1元象征性的收购,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何况新势力们每年还会放出几百亿级别人民币的融资计划,参加的水鱼还不在少数,获得收购资金根本不是问题。
总而言之,一批三四线自主车企倒下和被收购,都可归咎于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没有对实打实的车型产品力和技术给予充分重视,要么尽玩些虚的噱头,要么就想着吃老本过一辈子,进而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这也是小编我文中反复说到的一句话。
至于那些作为收购方的新势力,其实也不只是为了获得造车资质和扩充产能,正如文中所说,架构相对完整和大规模的企业才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心、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下单购买,因此新势力们收购三四线车企的目的还在于吸引融资,提升知名度、销量、利润,好尽快转亏为盈,把生意进一步做大。
再把话说难听点,即便无法转亏为盈,要是某天连新势力自己也撑不下去,需要别人来收购了,那更完备的企业架构也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好价钱,创始人不至于亏得渣也不剩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代工非长久之计? 小鹏收购福迪汽车获生产资质
您好,不是一家:
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可的汽车重点生产企业,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整车生产历史可追溯到1988年。公司占地500多亩,拥有现代化的模具数控加工中心,先进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生产线,整车生产工艺齐全,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先进生产线,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冲压中心和广东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田汽车),是一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现有资产近300多亿元,品牌价值达671.27[1] 亿元,员工近4万人,是一个以北京为管理中心,在京、津、鲁、冀、湘、鄂、辽、粤、新等9个省市区拥有整车和零部件事业部,研发分支机构分布在中国大陆、日本、德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
不用"借鸡下蛋"了!小鹏汽车收购了广东福迪
3月21日,盖世汽车获悉,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100%股权,进而获得生产资质。从天眼查信息可以看到,福迪汽车目前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
截自于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福迪汽车的整车生产历史可追溯到1988年,公司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已与福田汽车、东风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整车生产厂家形成长期车身零部件配套合作关系。
事实上,早在2017年5月,小鹏汽车就曾宣布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不过,由于没有生产资质,肇庆工厂未能启动。随后,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以代工合作的方式,共建智能工厂(新工厂总投资超过20亿元,一期建设产能15万辆)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相关人士透漏,目前小鹏汽车和海马依旧保持良好合作,G3也还将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而即将上市的小鹏汽车旗下第二款车型小鹏P7将在肇庆基地投产,该车早在2019年就公布了预售价,共推出3款车型,分别是后驱长续航版、后驱超长续航版以及四驱高性能版,预售价分别为24万元、27万元以及37万元。此前有消息称,该车有望于2020年4月上市。
从上述来看,小鹏汽车在生产制造方面,与诸多造车新势力一样,最终选择了获取资质,自行生产。难道代工真的并非长久之计吗?
造车新势力扎堆购买生产资质,?“代工”非长久之计?
一直以来,造车新势力在生产方面是“代工”还是“自造”颇受行业争议,并较早在车企间形成两种流派。
当中,蔚来是代工派中行动最早的,和江淮的牵手一举解决了建厂周期长、投资大、生产资质难获取的问题,并较早实现了新车量产。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公开表示,“造车新势力在制造环节不会比传统车企好。代工模式能够利用传统车企既有的产能,在推进量产化进程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车企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能够让蔚来汽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发中。”
而主张“自造”派的代表则是威马汽车,该司成立之初就坚持要自建工厂,快速完成了温州工厂的选址和投建,并通过控股中顺汽车的方式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此后,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品牌深度打造和产品逐步进入量产,越来越多的新造车企业开始倾向于自建工厂,并陆续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获取生产资质。如拜腾拜腾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收购一汽华利100%股权从而获得生产资质,但同时承担了一汽华利8.55亿元的债务及职工薪酬;电咖汽车收购西虎汽车获得了?SUV?生产资质;理想汽车以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100%股份,获得其汽车生产资质。
对于此现象,有行业人士认为,前期新造车企业没有生产资质和产品准入资质,代工不失为一条“捷径”,然就长期发展来看,最好还是要有自己的工厂,这样可以对生产效率、成本、质量切实把控,这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重要竞争要素。而小鹏此次从“代工”转向“自造”,则是其未来深入发展的重要一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代工”模式会逐步消失。在新能源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于生产经验不足,资金链相对较为紧张的新造车企业而言,花费精力建设工厂、申请资质、调试设备、培训制造工人,毫无疑问会拖慢造车进程。即使不考虑时间问题,建设一座工厂、招纳数千名制造工人并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本身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境况下,选择“代工”或也不失为良策。
对于造车新势力是“代工”还是“自造“这一话题,您如何看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近日,小鹏汽车收购广东福迪汽车的消息传出,通过企业信息变更中发现,小鹏汽车旗下子公司已经100%控股广东福迪汽车。
企业信息变更中还显示,广东福迪汽车股权变更发生在3月19日,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针对该消息,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自成立始,旨在更好地完善小鹏汽车的供应链布局,为将来公司的产品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此次股权收购是双方本着优化行业市场优质资源配置的目的做出的选择,相信这是一次共赢的决定。"
至此,待相关部门审批过后,这家造车新势力,正式获得生产资质,小鹏汽车之前小鹏G3由海马汽车郑州工厂代工生产,意味着以后的产品将由自家工厂生产,结束了代工的生活,成为一家正宗的车厂。
一位小鹏汽车内部高层人士透露,"这次收购与单纯的买资质不同,福迪是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而且业务和资产都很健康。"
日落西山的广东福迪汽车
据了解,广东福迪汽车整车生产历史可追溯到1988年。公司占地500多亩,?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10万辆整车的先进生产线,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冲压中心和广东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该公司主要生产皮卡及SUV产品,目前产品线包括了揽福SUV、探索者、雄狮F22皮卡和雄狮F16皮卡等车型。
除却整车生产能力之外,更是涉足于车身零部件配套的业务,与福田、东风、长城、黄海、长丰等车企形成了长期的车身零部件配套关系。虽然是私营车企,但具备完善的生产品控体系,属于一个十分优质的行业资产。但由于市场变化,福迪汽车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而小鹏的全资进驻,将为已经略显沉寂的福迪带来全新的活力。
一直在代工中的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创建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受限于生产资质,小鹏汽车首款车型小鹏G3一直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
G3于2018年12月正式上市,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数据显示,小鹏G3在2019年累计销量为16608辆,稳居新造车企业前三。但是距离原计划的4万辆目标相差较大。再加上小鹏汽车第二款车型P7将于2020年二季度上市,因此有一家属于自己的有资质的工厂已经迫在眉睫。
其实,早在2017年5月小鹏汽车肇庆基地已经敲定。小鹏汽车官方宣布,其与肇庆市政府共同合作规划的百亿级生产基地将在肇庆市高新区落地建设,该项目共分为三期,一、二期总投资达100亿元,总规划用地将达3000亩。该基地一期建设完成后,可实现最大10万台/年的产能。据了解,小鹏汽车肇庆工厂计划生产第二款量产车型小鹏P7,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只待生产资质到手。
此外,小鹏汽车2019年11月13日宣布成功签署总额为4亿美金的C轮融资,并且获得银行授信融资超过几十亿人民币。
有关知情人士表示,小鹏汽车此次的收购行为,并未对小鹏的财务造成不利影响,现金流目前仍然非常健康。
由此看出,小鹏汽车对福迪汽车的股权收购,是一次汽车行业优质资源优化配置的共赢决定。由代工方式转向获得生产资质的自有工厂生产,这种方式的转变或许也意味着新势力将面临着新的一轮内部竞争的过程。
随着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市场正轨,新势力企业开始被更多的消费者与更广阔的市场环境接受,新势力品牌旗下的产品将面临着下一步的考验,那便是工厂的效率、成本、质量的管控能力。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新造车企业一旦品牌起来了、量上来了还得有自己的工厂。工厂意味着效率管控、成本管控、质量管控,这是除了技术和产品外的第二重要竞争要素。"上述汽车投资分析师补充称。"独立生产就有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企业的资产规模大,贷款融资等都有些抵押物,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招聘”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